传统美德格言

时间:2023-12-19 12:09:14
传统美德格言

传统美德格言

传统美德格言1

君子以俭德辟难。——《周易·否》

克勤于邦,克俭于家。——《尚书·大禹谟》

俭,德之共也;侈,恶之大也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二十四年》

民生在勤,勤则不匮。——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

俭节则昌,淫佚则亡。——《墨子·辞过》

锄禾日当午,汗滴禾下土。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。——李绅《悯农》

历览前贤国与家,成由勤俭破由奢。——李商隐《咏史》

忧劳可以兴国,逸豫可以亡身。——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。——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取之有度,用之有节,则常足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卷二百三十四

惟俭可以助廉,惟恕可以成德。——《宋史·范纯仁列传》
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——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

传统美德格言2

《中华传统美德格言》一书,告诉了我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,教会了我怎样做人。特别是《增广贤文》中的一句话:“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”让我深有感触。

面对时间的奔流不息,古往今来,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是大有人在。古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把“五更鸡鸣”之时,当作“男儿读书之时”;鲁迅先生则把“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”。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,有个重要的秘决,就是珍惜时间。鲁迅少时家道中落,父亲重病卧床,他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,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,为避免影响学业,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,后来回忆此事,他说:“时间就是性命。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,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。”他一生多病,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,所以在他的眼中,时间就如同生命。

我的同学在学习中,利用课余时间通读了四大名著。问他有何经验,他说:“我是把玩耍、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出来看书的。”

时间老人无时无刻不悄悄从人们身边溜过,谁也没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。就像一首诗所写的“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”但是,事实告诉我们,只要我们愿意,时间是可以支配的。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:“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,只要愿挤,总还是有的。”相反,那些终日无所事事、随随便便浪费时间的人,时间老人留给他的只能是“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。”

时间是最公正的,时间就是生命,我们一定要爱惜时间。

传统美德格言3

1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――《论语颜渊》

2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――《孟子滕文公下》

3、君子和而不流。(流:盲从)――《礼记中庸》

4、君子以俭德辟难。《周易否》

5、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――《礼记大学》

6、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――《诗经小雅蓼莪》

7、士虽有学,而行为本焉。――《墨子修身》

8、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《战国策楚策》

9、修辞立其诚。――《周易乾文言》

10、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《论语卫灵公》

11、记己有耻。《论语子路》

12、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《论语为政》

传统美德格言4

爱国

1、以家为家,以乡为乡,以国为国,以天下为天下。――《管子·牧民》

2、临患不忘国,忠也。――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

3、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――屈原《离骚》

4、苟利国家,不求富贵。――《礼记·儒行》

5、捐躯赴国难,视死忽如归。――曹植《白马篇》

明志

6、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――《论语·里仁》

7、士志于道,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――《论语·里仁》

8、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――《论语·秦伯》

9、志不强者智不达。――《墨子·修身》

10、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!――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

持节

11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――《论语·子罕》

12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――《论语·子罕》

13、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――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14、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。――《论语·微子》

15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――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
自强

16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――《周易·乾·象》

17、胜人者有力,自胜者强。――《老子》第三十三章

18、不怨天,不尤人。――《论语·宪问》

19、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――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20、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。――《孟子·告子下》

诚信

21、修辞立其诚。――《周易·乾·文言》

22、不精不诚,不能动人。――《庄子·鱼父》

23、失信不立。――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

24、轻诺必寡信。――《老子》

25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――《论语·学而》

知耻

26、记己有耻。――《论语·子路》

27、无羞恶之心,非人也。――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

28、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。――《孟子·离娄上》

29、人不可以无耻,无耻之耻,无耻矣。――《孟子·尽心上》

30、知耻近乎勇。――《礼记·中庸》

改过

31、见善则迁(学习),有过则改。――《周易·益·象》

32、改过不吝。――《尚书·仲虺(huǐ)之诰》

33、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。――《尚书·伊训》

34、人孰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――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

35、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――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厚仁

36、惟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――《论语·里仁》

37、人而不仁,如礼何?人而不仁,如乐何?――《论语·八佾(yì)》

38、仁者寿。――《论语·雍也》

39、仁者无敌。――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40、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――《论语·颜渊》

贵和

41、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――《周易·系辞上》

42、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。――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

43、礼之用,和为贵。――《论语·学而》

44、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――《论语·子路》

45、君子和而不流。(流:盲从)――《礼记·中庸 ……此处隐藏12652个字……能没有老师指导学习。出自(汉)王符《潜夫论·赞学》。就:靠近。

临难毋苟免。注释:出自《礼记·曲礼上》:在灾难与危险面前,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。

君子之学也,说义必称师以论道,听从必尽力以光明。注释:品德高尚的人研究学问、说明道理时必称老师是如何教导的,并努力发扬光大。出自《吕氏春秋》卷四《尊师》。

师严,然后道尊,道尊,然后民敬学。注释:教师得到敬重,然后知识才有较高的地位,百姓才能重视学问。出自(汉)韩婴《韩词外传》。

义者,心之养也;利者,体之养也。注释:出自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身之养重于义》

感谢欣赏本篇格言文章,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:古代人生哲理的格言经典哲理格言师道立则善人多。注释: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,则具有良好行为的人就多。出自《海瑞集·赠陈元山任古田司训序》。

生亦我所欲也,义亦我所欲也;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注释: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

义,志以天下为芬。注释:出自《墨子·经说上》:义,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。

先义而后利者荣,先利而后义者辱。注释:出自《荀子·荣辱》

惟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注释:出自《论语·里仁》,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,怎么恨人。

善学者师逸而功倍,又从而庸之;不善学者,师勤而功半,又从而怨之。注释:善于学习的人,不用老师费大劲就能收到双倍的效果,并感谢老师的功劳;不善于学习的人,老师辛勤地教,结果却事倍功半,他不检查自己,反而埋怨老师。出自《礼记·学记》。逸:安逸;轻松。庸:功劳。

义之法在正我,不在正人。注释:出自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仁义法》

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以言,深于矛戟。注释:出自《荀子·荣辱》

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注释:出自《老子》第44章: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,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。

传统美德格言13

1.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——《周易·系辞上》

2.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

3.礼之用,和为贵。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4.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——《论语·子路》君子与人和谐相处,却有自己的主见;小人容易苟同别人,却不能与人和平共处。

5.君子和而不流。(流:盲从)——《礼记·中庸》

6.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

7.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
8.千人同心,则得千人力;万人异心,则无一人之用。——《淮南子·兵略训》

9.单者易折,众则难摧。——崔鸿《三十国春秋·西秦录》

10.和以处众,宽以接下,恕以待人,君子人也。——林逋《省心录》

11.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——《论语·学而》

12.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——《论语·颜渊》

13.君子之交淡若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君子淡以亲,小人甘以绝。(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,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。)——《庄子·山木》

传统美德格言14

1、少壮不努力,老大徒伤悲。

2、少年易老学难成,一寸光阴不可轻。未觉池塘春草梦,阶前梧叶已秋声。

3、业精于勤,荒于嬉。

4、书山有路勤为径,学海无边苦作舟。

5、一寸光阴一寸金,寸金难买寸光阴。

6、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

7、志不强者智不达。

8、青,取之于蓝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而寒于水。

9、志当存高远。

10、丈夫志四海,万里犹比邻。

11、有志者事竟成。

12、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
13、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

14、夫人必知礼后恭敬,恭敬然后尊让。

15、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。

16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

17、凡人之所以贵兽者,以有礼也。

18、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人不孝其亲,不如禽与兽。吾日三省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传不习乎?

19、贫而无诌,富而无骄。

20、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

21、诚者,天之道也;诚之者,人之道也。

22、富贵不能淫,贫奸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

23、人必其自爱也,而后人爱诸;人必其自敬也,而后人敬诸。

24、源洁则流清,形端则影直。

25、出淤泥而染,濯清连而不妖。

26、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。

27、一言既出,驷马难追。

28、已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
29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。

30、责人之心责已,恕已之心恕人。

31、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
32、人之有德于也,不可忘也;吾之有德于人也, 不可不忘也。

33、爱人者,人恒爱之;敬人者,人恒敬之。

34、海不辞水,故能成其高。

35、独柯不成树,独树不成林。

36水至清则无鱼,人至察则无徒。

37、乐人之乐,亦乐其乐;忧人之忧,人亦忧其忧。

38、满招损,谦受益。

39、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,不自伐故有成功不自矜故长。

40、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
41、尺有所短,寸有所长。

42、知之为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知也。

43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改之。

44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

45、人谁无过?过而能改,善莫大焉。

传统美德格言15

1.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——《论语·子罕》

2.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——《论语·子罕》

3.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

4.不降其志,不辱其身。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

5.富贵不能淫,贫*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

6.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——《孟子·尽心上》

7.人固有一死,或重于泰山,或轻于鸿毛。——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

8.不为穷变节,不为*易志。——桓宽《盐铁论·地广》

9.宁可玉碎,不能瓦全。——《北齐书·元景安列传》

10.疾风知劲草,板荡识诚臣。——李世民《赐萧瑀》

11.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。——周敦颐《爱莲说》

12.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。——文天祥《正气歌》

13.名节重泰山,利欲轻鸿毛。——于谦《无题》

14.粉身碎骨浑不怕,留得清白在人间。——于谦《石灰吟》

15.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南西北风。——郑燮(xiè)《题画·竹石》

《传统美德格言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